症狀7~發疹 

發疹可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

引起發疹的原因有時不單單只是皮膚方面的疾病,須依照發疹的色澤、狀態,什麼時候發診,是否伴隨著發燒、發癢,以及除了發疹之外是否有其他併發症等等來評斷真正的發診原因。陳永綺醫師表示,發疹的原因可分為以下兩種:

非感染性:以一般的皮膚病為主,像是痱子(汗疹)、異位性皮膚炎、尿布疹等等。

感染性:飛沫傳染、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像是水痘、德國麻疹、玫瑰疹等等。

 

寶寶發疹的居家護理法

如果寶寶有發疹、發癢、伴隨發燒的狀況,陳永綺醫師提出以下的簡單居家護理法:

記錄體溫,確認是否有發燒伴隨出疹狀況。

脫光衣服全身檢查,確認目前發疹的狀況和部位,就醫時可和醫師詳盡說明。

夏天的話冰敷,冬天則冷敷,有效減緩發癢症狀。

擦上涼性的止癢藥膏。

時服用醫師處方止癢藥。

 

媽咪不可不知的病症延伸資訊:

陳永綺醫師也特別針對感染性以及非感染性引起的發診狀況做出說明,區別兩者之間不同的處理方法。

感染性

玫瑰疹

玫瑰疹會讓皮膚長出像玫瑰色澤般的疹子,前期主要症狀是發高燒,接著會開始發疹,但並不會感到癢,在治療上採取的是支持性療法,適度的給予退燒藥。

德國麻疹

德國麻疹是一種經飛沫傳染的病毒性疾病,症狀會有感到微熱、鼻咽炎、耳後淋巴結腫大,疹子約維持3天至一個禮拜。

麻疹

麻疹是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經由飛沫傳染,感染後約10天會發高燒、結膜炎、咳嗽、鼻炎。一般而言,疹子會先出現在臉頰和耳後,接著擴散到四肢及全身,嚴重會併發中耳炎、肺炎或腦炎,甚至死亡。

水痘

水痘在發病時會出現疹子,通常經由空氣或直接接觸病源而感染。在水痘長出前1~2天,可能會有發燒、咳嗽、流鼻涕、倦怠等症狀。居家護理方面,須在水痘處仔細擦上藥膏,不要抓破傷口,並可適當冰敷舒緩癢感,以避免留下疤痕。

 

以上皆為感染性出疹疾病,主要治療方法為疾病發生後,需要控制感染原因,這期間可能會發燒,需要按時吃藥與居家或住院照護,以防止嚴重併發症發生以及防止病菌散布。

 

非感染性

汗疹

寶寶的汗腺功能發育未健全,也因此時常覺得過熱,大量流汗後,在脖子、腋下等身體皺摺處與頭部、軀幹等處,可能出現一顆顆的凸起小紅疹,並感到癢。此時要幫寶寶換上棉質吸汗衣物,不要穿過多,做好清潔工作。

 

尿布疹

尿布疹通常發生在尿布覆蓋處,屁屁因為與尿布長時間摩擦,以及排泄物刺激等多種因素影響而產生。此時最好勤換尿布,保持通風,可擦上少量氧化鋅做隔離。

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典型皮膚症狀表現包括搔癢、乾燥、紅斑、丘疹及脫屑,特別是秋冬因為空氣乾燥更為嚴重,且時常反覆發作。應加強皮膚的保濕工作,擦上一些乳液,還有避免抓破皮膚造成感染。

 

以上皆為非感染性出疹疾病,主要改善方法是避免接觸以及適當的擦藥,並做好清潔保養工作。

 

症狀8~腹痛

具體釐清寶寶的腹痛症狀

有時候腹痛的感覺小孩無法具體說明,而且肚子痛聽起來似乎又有一點抽象,因此評斷腹痛之前,媽咪可協助釐清一些症狀,像是什麼時候開始感覺肚子痛,喊肚子痛的時候小孩的姿勢如何,按肚子哪個部位特別喊痛,這個疼痛是持續性的或是間歇性,以及肚子痛前吃了哪些食物,有沒有血便或腹瀉等等,都有助於真正了解寶寶目前腹痛的嚴重度和狀況。

 

媽咪不可不知的病症延伸資訊:

以下針對不同腹痛的可能病症,陳永綺醫師提出居家照護方法。

腸絞痛

腸絞痛最常發生在寶寶在出生到3~4個月之間,在夜間常見,引起的詳細原因不明,一般認為與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成熟有關,而且會以尖叫的哭聲表達。此時媽咪可先將寶寶抱起貼近胸口,讓他聽到平穩的心跳聲,輕輕左右搖擺,接著按摩肚皮,若仍無法停止哭鬧,可直接抱離那個環境,讓寶寶轉移注意力。如果還是無法解除寶寶哭鬧,就必須送醫檢查。

盲腸炎

腸子裡的闌尾化膿、發炎,不過嬰幼兒因為腹腔中器官尚未發育成熟,有盲腸炎也時常被忽略,因此若有逐漸增強的腹痛都需留意。

腸胃炎

秋冬之際,輪狀病毒引起的小兒急性腸胃炎也逐漸增多,症狀主要會有嚴重嘔吐、發燒及腹瀉、腹痛。或者是因食物遭細菌感染引起的腸胃炎也會有嚴重的腹痛、腹瀉症狀,此時應協助控制飲食,以支持性治療為主,無須使用強力止瀉藥物,可適時補充電解質液,以避免脫水。

 

Tip:四種常見的症狀居家照護法:

除了以上的八大症狀,還有一些在生活中常見,但卻也特別惱人的狀況,以下特別列出四種症狀,由陳永綺醫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媽咪輕鬆解決小兒問題!

1流鼻水

可以採用溫敷鼻子的方式改善,出門記得幫寶寶戴上口罩,避免吸入冷空氣,還能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如果屬於過敏性鼻炎的寶寶,則務必減少生活中的過敏源,像是使用除濕劑減少塵螨,並定期打掃家中環境。

2鼻塞

由於寶寶的顏面骨頭、鼻竇未發育完全,鼻孔也比較小,鼻道比較短,因此容易出現鼻塞狀況,如果屬於非感冒型的鼻塞,可使用細棉花棒沾一點生理食鹽水,直接黏取出鼻屎;若屬感冒型的鼻塞,則需使用吸鼻器輔助。

3頻尿

正常而言5歲之前的小孩難免會有夜尿,不過若懷疑有尿道感染問題,則須前往醫院驗尿,若有感染問題,最好讓小孩養成多喝水習慣,並提醒小孩不要憋尿,做好局部清潔的工作。其他則可能為心理因素造成的頻尿,可與專業醫師討論。

4眼屎多

寶寶因為本身免疫力較差,又常會用手揉眼睛,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導致眼屎過多,最好時常幫寶寶做清潔動作。其他則有可能為「先天性鼻淚管阻塞」,出生時就有單眼流眼淚和膿狀分泌物,務必請醫師詳盡檢察,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專家小檔案

沈仲敏

學歷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士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修業中

經歷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住院醫師、總醫師及臨床研究員

台北振興醫院主治醫師

現任

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兼任講師

 

陳永綺

學歷

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畢業

經歷

中西醫執照

小兒科專科醫師

原台北市立和平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原台北市立和平、中興醫院小兒科及臨床病理科總醫師、主治醫師

現任

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