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孩學習新事物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積極。他們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習慣並不是為了要惹惱父母親,而是想要獲得正確答案。(JOHN MACDOUGALL/AFP/Getty Images)

    cats110.jpg  

當孩子會一直發問問題是好的!

昨天元元問我說:媽咪!為什麼晚上要刷牙?

媽咪:因為我們吃了一整天的東西,要把牙齒上的髒東西刷掉啊!

元元:為什麼要刷掉,不刷可以嗎?

媽咪:當然不行啊~晚上不刷牙牙會有牙菌斑喔!

元元:什麼是牙菌斑?

媽咪:就是會蛀牙的牙菌蟲啦!

元元:那它們長什麼樣子啊

媽咪:(os: 嗯~有點考倒我吔)於是簡單形容帶過.......

當然寶貝的問題不單單是這麼簡單

有時看到天空飛機經過,他也會問飛機為什麼會在天空飛,不是在地上走啊?

晚上看到月亮也會問為什麼月亮會在晚上出來,不是白天~~

最近更厲害會問我為什麼我們的大姆指要長在外面~啥...這個問題我連想都沒想過...你是看什麼知道要問的啊!!

(我被考倒了,但是我還是保持冷靜跟寶貝說~嗯!這個問題很好,媽媽上網查一下在告訴你喔~當然答案有了~如果拇指和其他四指長在同一個平面,我們就有好多動作做不出來,也不能握住東西了!所以,拇指是很重要的一隻手指喔!最重要的就是他長在「外」面!所以,靈長類的手比其他動物來的靈活就是因為這樣喔!~~到底他有沒有懂~不知......

不過身為媽咪的我,當然寶貝問的問題我也都會給他答案,要是真的不知就會上網查一下......還好有網路~好佳在吔

到目前為止問過我而我答不出的問題就屬

媽媽~~為什麼我是男生,而不是女生呢??(我也不知道吔.......問爸爸或註生娘娘吧!!)

其實這是每個小孩都必經的過程~~做家長的要有耐心聽他講問問題,千萬不要覺得不耐煩或隨意打發他,那只會造成反效果減低孩子的求知慾

....................................................................................

家有好奇寶寶


「這是什麼啊?」「那個是什麼?」從這些充滿好奇的發問中,相信許多爸爸、媽媽們常會被剛學會說話沒多久的幼兒拉著問東問西,而有問題好多,應接不暇之慨。其實這正是約一歲半到兩歲時孩子在語言發展上的一個特徵——好發問,亦屬幼兒階段的第一個發問期。



因為此時期的問題尚屬單純,大部分的家長也都會耐心的、一字一字慢慢的、清楚的告知答案,並反覆和孩子練習發音,希望孩子能學的快、學的好、知道的多。



為什麼年幼的孩子那麼喜歡問問題呢?因為他們是才來到這個世界不久的小客人,眼目所及的許多人、事、物對他們而言都是不熟悉的、新鮮的,甚至有趣的,有強烈的慾望想要知道「這是什麼?」「那是什麼?」而從父母的回答中,他們開始了解每件事物都有一個名稱,就像每個人有自己的名字一樣。為了知道這些稱呼及其發音,他們會不停的發問,並努力的記憶這些名稱。



然而,有些孩子並不是告訴他一次就能永遠牢記在心,或者有些東西的稱呼不是那麼容易記住,他就可能會一問再問,使得爸媽逐漸失去耐性,「不是已經告訴你了嗎?怎麼都不記得?」或是懷疑「這孩子是不是比較笨,所以記不住?」不過,先別不耐煩,孩子也並不笨,就再多講一次、兩次,直到他印象深刻為止。他也會從父母耐心的回應中了解父母對他的愛,並認識、參與生活環境。若他的發音不很正確,如ㄔ和ㄘ不分,也不要急於糾正,多練習、等待他發音器官更成熟,自然就會正確了。



有時候對同樣的事物,孩子還可能由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答案,例如對小狗的稱呼可能有「狗狗」、「小黃」、「汪汪」……。當孩子對同樣的東西還有一種以上的稱呼產生疑惑時,可告知「小黃」也是「狗狗」,因為牠的毛是黃色的;也有人叫牠「汪汪」,因為牠會汪、汪、汪的叫。由此,孩子不但知道狗這種動物,還因此知道人們會按為其毛色、聲音而命名,對狗有較多的認識。再長大一些,還會由電視節目、學校課程、書籍的介紹中知道不同種類的狗有不同的名稱,如狼狗(警犬)、大麥丁(101忠狗)、北京狗(中國宮廷養的小狗)、臘腸狗(身材像臘腸)等。



又如媽媽對自己的稱呼也會因情緒的不同而有變化,平時可能叫他「小明」、「明明」;充滿愛意,抱著他、親著他時可能叫他「心肝寶貝」、「小乖乖」;不高興時則是連名帶性的叫「王小明」。讓他熟悉這都是在叫他,也學會分辨別人對自己的感覺。



在接受孩子的發問的同時,大人其實也可以主動出擊,以生活中具體的事物為例問問孩子知不知道:「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引發他的好奇心和主動求知的態度。若他說對了,立即誇獎:「答對了!好聰明唷!」使孩子正確的答案獲得肯定,也提昇他的自信心。若說錯了,也不要責備,可請他再想一想,或提供一些線索,讓他猜猜看。再不然就簡單明瞭的告訴他答案,請他跟著你一起說說看,讓問答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行。



當孩子再大一些,大約三歲多至五歲左右,到了第二個發問期,累積了一些簡單的知識和經驗,除了上述的問題外,「為什麼?」「怎麼會這樣?」的疑問會陸續出現。這是他們對事物有了更深一層的好奇,也開始有了追根究底的精神。換句話說,在這些問題的背後,顯示他們僅對知道稱呼已不滿意,還想要知道的更多,例如:「飛機是怎麼飛起來的?我怎麼不會飛?」「電視為什麼會說話?是不是有人藏在裡面?」「冰箱為什麼會冰呢?」「螞蟻怎麼知道哪裡可以找到東西吃?」或針對一些事物想要知道「後來呢?」「然後怎麼樣了?」等,似乎有問不完的問題。



面對孩子提出這些問題時,父母該如何處理呢?是覺得頭疼,不知如何解釋才易使他們了解?還是心中暗想:「糟糕,我也不知道。可是為了面子,我不能讓孩子知道我不知道。」而暫時敷衍了事:「等你長大就知道了。」或對一連串答不勝答的問題嫌煩,直接告訴他:「不要吵了,讓我安靜一下!」「你真囉唆!」若是經由這樣的反應,孩子的好奇心無法得到滿足,積極求知的興致也被澆了一盆冷水,以後有可能變得沈默、不愛發問。



事實上,回答孩子的問題沒有那麼困難,父母親的態度有時比答案的正確與否更重要,同時也要解讀孩子問這個問題底下所隱藏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因為孩子有時僅是將情緒上的不安(如我最討厭小妹妹了—她搶走了媽媽對我的愛)、願望(如我的生日禮物是什麼?—擔心大家忘了我生日)、恐懼(我不要看牙醫—看到那些要放進嘴巴的器械就害怕)的流露轉為一些疑問,期盼爸爸媽媽能給予安慰、保護,使他安心。



也有些孩子只是愛說話、想說話,尤其是一天不見的家人,放學下班後的團聚,使他想藉著說問話的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與父母親近。了解他有這樣的情形後,最重要的就是接納他的這種感覺與需要,多和他交換今天的生活片段,或表達心中的思念,可使親子關係更親密。



對於不知如何做答的問題,不要迴避,亦不要隨便搪塞一個答案應付了事。孔子也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要為了怕失面子而裝懂,給了錯誤的答案。可先讚道:「嗯,這是一個好問題!」再直接了當的承認:「我也不知道答案耶,不過我們可以去查查看書上是怎麼說的。」讓孩子知道人不是萬能的,但是有了疑惑可以從何處尋求協助,尤其現在資訊發達,都可藉由工具書、圖書館、博物館、網際網路、專家諮詢等途徑和他一起尋找答案,使孩子透過親身的參與、感官的接觸,不但充實了生活經驗,還學習到了認真求知、解決問題的能力。



反之,也可問問他﹕「那你覺得呢?」「你為什麼會這麼想?」以了解問題的來源及其對這件事的看法,或許他就會提出一個令自己滿意但不一定合理的答案,如﹕「冰箱裡因為有冰塊才會冰的嘛!」「飛機跟小鳥一樣有翅膀才會飛呀!我又沒有翅膀,當然不會飛。」……



再從他的好奇心轉化為發問的延伸還可逐漸發展成為對某一項事物的興趣,進而做深入的探討,培養欣賞、思考、推理、判斷、創造的能力。


 
另外,透過親子的共同學習,一來可知孩子認識、學習的方式和成人是不一樣的,要盡量以他能了解的程度為基準,判斷所給予的答案適宜與否?否則聽不懂也是罔然。二來自己也可保有一顆好奇的心,對身邊熟悉但也因此常被忽略的事物有重新再認識、省思的機會,由心動化為實際的行動,保持心靈的年輕,及學無止境的態度,做為孩子的最佳示範。因此,利用孩子的好問,好奇,成為共同成長、一起學習的最佳機會!


參考資料: http://www.naer.edu.tw/study/child/baby.htm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ney 的頭像
    Viney

    愛。在一起

    Vi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