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寶寶是否即將準備上幼稚園,如何選擇幼稚園? 

 

所謂三歲定終生,相信是許多專家及父母認同的事.

人格的培養,智能的啟發,以及各項能力的建立,在幼兒時期更是奠基的重要階段.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如何建立他們友伴關係,以及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學校教育成為重要且為父母選擇的重要機構.

 

選擇幼稚園的第一步


確認為立案幼稚園
上網查詢各縣市教育局網站及全國幼教資訊網,或電話詢問各縣市教育局負責承辦幼稚園業務的人員,確認機構是否為「立案幼稚園」,並且查詢該幼稚園近五年的評鑑結果。

進行初步篩選
跟親友打聽、電話詢問或上網瀏覽園方的一些重要資訊,包括:「教學特色」、「收托時間」、「收費概況」、「師生比例」、「師資專業背景」。經過初步的篩選,再決定是否前往實地參觀。

帶孩子實地參觀幼稚園
打電話跟園方預約去參觀的時間,帶著孩子一起走訪幼稚園,觀察環境設施、老師與孩子的互動情形,並根據此份資料所附的檢核表,逐一向園方詢問、確認。

參考孩子的意見,作最後的評估與決定。
參考孩子接受與喜歡的程度,並根據各家幼稚園的辦學特色、優缺點及個人對該園教育理念的認同程度,再決定最適合自己孩子就學的幼稚園。




選擇幼稚園的第二步


環境及個人衛生:
全園清潔、通風,定期進行消毒。
隔音設備好,室內外不會相互干擾。
日光燈採雙管,採光及照明設備良好。
玩具設備、地毯及地板整潔、衛生。
廁所無臭味、排水流通,且方便幼兒使用。
寢室與幼兒活動空間無異味。
幼兒個人的餐具杯子、毛巾牙刷及寢具,皆分開擺放。

餐飲衛生:
飲用水清潔衛生,若是使用飲水機應有定期檢查紀錄。
幼兒餐點製作以園內自製為原則。
餐點表的設計符合營養、衛生、均衡的原則,少油、少鹽、少糖,每日並有提供新鮮的蔬果。
廚工有配戴帽子、口罩。

疾病預防與照顧:
有隔離的保健空間或保健室,讓幼兒可以休息。
有足夠並具安全時效的醫療急救用品。
定期協助進行幼兒健康檢查,並通知家長檢查結果。
對於傳染病及意外事件的處理,訂有基本作業流程。
園內飼養動物的場所衛生安全。

選擇專業合格的老師:
幼稚園教保品質的好壞,最重要的關鍵是在於每天跟孩子相處的老師,而老師的好壞,除了愛心、耐心之外,最重要的是必須具備專業素養,合格的幼稚園老師必須是大專校院科幼兒教育相關科系畢業,且領有幼稚園教師證。家長到園內參觀時,應該仔細觀察園內老師與幼兒的互動情形,嘗試瞭解老師本身對幼兒教育的理念,及對課程的看法。 老師 過關了嗎?

師生互動:
老師樂於親近孩子,有親和力且情緒穩定,經常對孩子微笑、蹲下傾聽孩子、擁抱、輕拍。
老師能聆聽孩子的話語,尊重並充滿興趣地回應。
老師能欣賞孩子的優點,常以具體的讚美鼓勵孩子的正面行為。
老師對於孩子的情緒變化敏感,能同理、接納孩子的情緒。
例如:你現在一定很傷心,才會哭得這麼大聲。負面不當的反應是:你不許哭,聽到沒有?)
老師能從容平和地處理孩子的過失或紛爭。(不以打罵處罰的方式來處理孩子不良行為。)
老師能尊重個別差異,接納孩子有不同的能力與學習步調。
老師會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經驗、想法與感受。

親師交流:
老師樂意與家長談論孩子在校的行為表現,並提供如何引導孩子正向學習的方式。園所有提供多元的親師溝通管道及教養新知,如:教室佈告欄、聯絡簿、親職手冊、舉辦親師座談會。園所有規劃家長可參與的教保活動,如:到校觀察教室教學、參與戶外教學、帶領晨間說故事活動等。

選擇遊戲學習的快樂園地:
六歲以下的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暫,好奇心強、探索力高,而且大小肌肉需要多多活動,所以幼稚園每天的課程,應該有安排室內外的自由遊戲與小組活動的時間,且多提供孩子親身體驗、動腦思考及動手操作的機會,避免整天都在室內進行全班性、集體講授、坐在自己位置上做紙筆作業簿的上課方式。


教學情境:
教室提供不同區域,讓孩子玩積木、黏土、組合玩具、畫筆、拼圖、繪本等各式玩具、教具。
教具擺放整齊,有清楚標示,方便孩子歸位。
教室布置與課程主題配合,並以展示孩子的作品為主。

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
課程主題能與孩子的生活經驗結合。
教學內容有注意到孩子各方面的均衡發展,包含身體動作、認知能力、語文溝通、社會互動。
課程活動能夠考慮幼兒的個別差異,提供多樣性的選擇。
能將美勞、音樂、體能等活動融入在主體課程中,不另外安排才藝課。
以遊戲或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包括室內外活動,及團體、個人與小組的活動。
每天都會安排戶外跑跳運動時間。
會提供孩子許多親身參與及動手操作的機會。
會提供許多實物、標本、照片、幻燈片、圖片、錄影帶、圖書等作說明。
孩子一旦進入新的環境,展開幼稚園生活,一定有些緊張與不適應,因此在孩子入學前,依孩子的特質進行一些準備,對孩子日後進入團體生活會有絕對的助益。

 


做好心理建設  上學不害怕

孩子接觸到一個新環境,難免會因不適應而害怕,父母應該如何協助孩子做好心理建設,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入學之前的準備

與孩子聊聊幼稚園的新生活:
幼稚園的新生活開始以前,家長可以用圖片、照片或故事與小孩聊聊幼稚園的生活情形,試著使他因為其他小朋友的故事或經驗,減輕可能的緊張與恐懼。

與孩子一同拜訪要就讀的幼稚園與班級:
家長帶孩子拜訪幼稚園,不但可以認識老師,也藉此熟悉環境,這樣會幫助孩子對新的環境感覺較安全與舒適。 讓孩子有機會先認識新朋友:
邀請孩子班上的其他同學與家長,一起參與社區親子活動,讓孩子有機會認識新朋友,一方面孩子可能因為班上有新朋友,而容易適應新環境;另一方面也可強化孩子的社交能力,如分享、輪流等行為。

在幼稚園多停留一段時間陪伴孩子:
孩子剛剛進入幼稚園時,家長如果徵得老師同意,可以在幼稚園多停留一段時間陪伴孩子。與孩子分開時,可以告訴孩子,幾點將會再見面,使孩子比較容易接受與父母的分離。也可以以玩遊戲的方式,如:躲貓貓,讓他了解離開與回來的概念。

協助入學的適應:
孩子入學後的第一天,甚至前幾週,可能會在幼稚園門口大哭,上演著十八相送的劇碼。或是晚上不願意睡,早上不願意起床、甚至退化成小寶寶的行為。
但是家長不用太擔心,本來就適應新環境需要一段時間。以下的方法與觀念,可以提供給家長幫助孩子平撫面對新環境、新事物的不舒服感。

家長應放心放手:
孩子一開始的負面反應不一定代表他不喜歡上幼稚園,有時只是表示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家長應該放心、放手,讓孩子嘗試去面對自己新的挑戰,這些都是孩子必經的成長過程。
家長要相信孩子可以適應新的環境,保持耐性,給孩子一點時間去調適,從旁提供適當的協助與鼓勵就好。

讓孩子帶熟悉的東西到學校:
家長可以讓孩子帶著自己熟悉的東西上學,包括毯子、玩偶、家人的照片、故事書等。這些會使孩子在學校,較有安全感與熟悉感,比較容易適應幼稚園的新環境,減少不安與焦慮。

幫助孩子紓解不安的情緒:
如果孩子不想上學或是恐懼上學,家長應該用更有同理心的方式,傾聽、接納孩子可能會有的感受,與他聊聊幼稚園的生活,引 導孩子抒解不安的情緒:
家長可以回應孩子說:「你剛去幼稚園,有點不習慣陌生的地方,沒關係。」表示接納孩子的感覺,那麼孩子也比較願意說出白天遇到的挫折,或是心裡擔心的事情。

幫助孩子結交新朋友: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多跟其他同學交朋友。教導孩子與朋友分享他的玩具或點心,如:讓孩子帶願意分享的東西,到班上請同學吃。鼓勵孩子邀請班上的小朋友一起到戶外郊遊踏青。
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有更多機會,與班上的小朋友互動,解除孩子上學的不安與焦慮,增加他上學的意願和樂趣,使他對所屬的班級,有歸屬感與認同感。

主動與老師聯繫、配合:
家長可主動告知老師,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或恐懼的來源,一起設法撫平孩子的不安,如:若孩子害怕參與團體活動,便可以跟老師溝通,在團體活動時,允許孩子先在一旁坐著觀看,過一陣子之後,當他了解活動或遊戲規則,或對其他孩子較為熟悉,也許就會想加入了。

 

確保幼稚園的品質

家長必定希望所選擇的幼稚園,能夠長久確保良好的品質。儘管各縣市政府的主管單位,會定期進行檢查,但是卻無法經常訪視幼稚園,因此家長是幼稚園的最佳監督者。建議可從下列途徑,來了解幼稚園的教保品質是否維持穩定。

持續觀察幼稚園:
即使孩子已經適應幼稚園的環境,家長仍不可掉以輕心,最好儘量抽空自行接送孩子、參與班級活動,以觀察幼稚園的實際經營狀況。因為坊間有一些學前機構於招生之後,在班級人數、師生比例、餐點……等各方面有很大變動,甚至中途更換不合格的老師,大大地影響其教保品質。

用心觀察孩子:
聆聽孩子對上學的看法與感受,並觀察孩子的反應。通常孩子對於新環境都有一段適應期,但這段時間應該不會太長,如果孩子一直對於上學感到反彈,或是發生下列不尋常的行為或情緒徵候,便可能需要注意,例如:
常常害怕去上學,或編出各種理由以逃避上學。
很容易情緒失控,動不動就發脾氣或大哭起來。
有不能解釋的傷痕,表示可能受到他人暴力或惡言對待。
談及幼稚園中,成人或其他幼兒之不適當的行為或言語。



家長可以做什麼

如果孩子在行為或情緒反應上表現異常,家長可直接與老師溝通,看老師提供的資訊與孩子說的是否一樣。此外,也可利用接送時間與班上其他孩子、家長談談,多方面地觀察求證,以深入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再跟老師協商如何一起輔導孩子。

另外,若是家長發現幼稚園的實際經營狀況,並沒有符合法令規定或教保品質低落,必須即時向園方反應,要求限期之內改善。若是事態嚴重或園方不願改善,家長除了替孩子更換其他幼稚園外,還可向各縣市政府教育局反應。總之,要確保幼稚園的品質維持一定的水準,必須仰賴所有家長的共同監督,如發現有任何不妥,一定要馬上向老師、園方溝通與反應,不要因為一時的疏忽,而犧牲孩子的學習權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幼稚園
    全站熱搜

    Vi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